庆祝上市 全新改版

新疆首例新生儿心脏复杂畸形矫正手术获成功

2006-3-30 0:0 【

  3月7日,新疆心脑血管病医院心脏外科医生经过8小时的奋战,成功地将一位出生仅31天、患先天性心脏大动脉转位的婴儿从死亡边缘救了回来。据中华医学会新疆心胸外科学会称,这种先天性心脏畸形是心脏病中最为复杂的一种,给年龄如此小且如此复杂病变的患者做心脏手术在新疆还是首例。

  出生15天确诊心脏畸形,全身血液错流

  今年2月3日,对于李氏(化名)夫妇来说是个激动、幸福的日子,因为他们有了一个可爱漂亮的儿子。

  一周后,他们抱着孩子出院了,但发现孩子的脸色并没有健康的红润,而且随着时间推移开始出现青紫色。半个月过去了,孩子不停地哭闹,身上也开始呈现青紫色,并且出现呼吸急促的症状。

  夫妇俩忙将孩子送到了新疆心脑血管病医院,经过心脏外科副主任、博士张晶检查后,发现孩子得的是先天性心脏病,而且是很复杂的大动脉转位,浑身的血液都是错位流动的,心脏的动脉导管未闭。资料记载,新生儿动脉转位发生率千分之一,自然存活率很低,1个月内夭折的高达90%。这个孩子是因为动脉导管未闭才侥幸存活下来,但不及时做根治手术,生命有极大的危险。

  8小时生死较量,手术成功3月7日上午北京时间11∶30分,出生才31天的孩子被推进了手术室。随着手术室电动门缓缓关闭,李氏夫妇的心不由地揪起来了。

  11时35分,心脏外科和麻醉科的工作人员一切准备就绪。麻醉师给小宝宝小心地先做消毒工作,接着进行麻醉,他们谨慎地将适量的麻醉剂注入宝宝体内。 12时整,心脏畸形根治手术开始。张晶小心翼翼地打开小宝宝的胸腔探查,发现本该从右心室发出的肺动脉却从左心室发出,而本该从左心室发出的主动脉却从右心室发出,从而使正常流动的血流发生错流。

  要对小宝宝两个长错位置的血管实施矫正,就要先停止心脏的工作,给他进行体外循环,以代替宝宝的心肺功能。小宝宝的心脏暂时休息后,张晶等医生先用手术电刀和剪刀将两根错位动脉剥离并切断,又将主动脉上分支的冠状动脉游离下来,然后再找准位置在新的主动脉上进行移植吻合,还要将两根错位的动脉进行矫正和吻合。面对如此细小的血管,尤其是那些冠状血管,细小得只有针尖大小,移植时要非常精确,一旦吻合口发生扭曲或不准都将造成心肌供血不好而衰竭,最终导致患儿死亡。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了,医生们高度紧张和专注。长时间固定的姿势使得医生们的胳膊又酸又麻,但他们还是万分小心地处理着每一根错位血管。每当准确地吻合好一根血管,大家就感到一丝轻松。小宝宝的错位的血管一根一根地被矫正了过来,动脉导管未闭也进行了缝闭,所有畸形都得到了彻底根治。18∶30分,小宝宝的心脏又恢复了跳动,各项生命指标均正常,手术获得成功。

  在手术室外等候了近一天的李氏夫妇,几乎就要绝望了。当手术室门被打开时,他们同时上前抓住张晶的手。“手术很成功,宝宝的心脏得到彻底根治。”当张晶把这一好消息告诉李氏夫妇时,他们喜极而泣。

  宝宝病情稳定,已脱离危险3月10日,笔者在医院重症监护室见到了已脱离危险的小宝宝。他躺在病床上很安静地睡着。据监护室主任林振起介绍,监护室安排了三名医护人员24小时轮流观察小宝宝,详细记录他每天的病情。详尽到小宝宝每天输进排出多少液体都精确到毫克,因为要严格控制输入和排出的比例。护士们都很喜欢这个特殊的小患者。小宝宝身上插着很多管子,每次注射营养液时护士的动作十分轻柔,生怕弄痛了小宝宝。

  目前,小宝宝呼吸平稳,血液循环稳定,一切都在正常恢复中。

  王炳宇:心脏畸形矫正手术新水平

  据曾是中华医学会新疆心胸外科学会主任委员的王炳宇介绍,年纪如此小且如此复杂的心脏病畸形手术在新疆尚属首例。他说,这种完全性的大动脉转位,是所有先天性心脏病中最难治疗的,且自然存活率很低。

  他还说,在心脏畸形矫正手术当中,大动脉转位手术在国外20世纪80年代才开展,国内也是在90年代开展,并且这项手术成功的不是很多。这就意味着新疆已经做到了对婴儿患有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技术的掌握。这表明新疆心脏畸形手术水平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